發(fā)布時間:2016-03-15 10:29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昝氏是一個多民族、多源流、多讀音的姓氏,其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為第一百六十五位門閥。
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、山西等地居住,以太原郡為郡望。此后因中原戰(zhàn)亂,逐步向山東、河北及江南遷徙。明初昝氏作為洪洞縣移民,被分遷到今安徽、江蘇、浙江地等,并在彭城(今江蘇徐州)一帶形成望族。
據了解,昝氏族村、莊、巷、坊、寨、家、鎮(zhèn)、鄉(xiāng)幾乎遍布華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北、西南各個省區(qū)。
分布地區(qū)
河南省蘭考縣,浙江省杭州市,山東省臨淄
歷史來源
「昝」源出
昝姓起源有三:1.由咎姓變化而來。咎,上古時有多種含義,后專指災禍,因不吉利,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橫,成為昝姓。咎姓起源很早,商代時有大司空咎單,家族昌盛,時姓咎,后改昝姓。2.以部落名為姓,源于四川蜀人。春秋時,蜀中有部落,以昝為名。后中原文化進入蜀中,昝姓隨之融合于它姓,成為土著的姓氏,而離開蜀中的昝部落人便以部落為姓氏,成為昝姓的一個由來。3.他姓改姓昝。如南北朝后魏有叱盧氏、昝盧氏,入中原后均改為昝氏。
遷徙分布
關于昝姓的起源,目前尚無可靠資料。初見于《姓苑》,為歷史上蜀地(今四川)姓氏。另一說為北魏叱盧氏所改!栋偌倚铡纷ⅲ骸瓣,太原郡,系出咎氏,商相咎單之后。咎,古音高,又音實咎之咎,故增一橫為昝氏!标檬显缙谥饕诤幽稀⑸轿鞯鹊鼐幼,以太原郡(今屬山西)為郡望。此后因中原戰(zhàn)亂,逐步向山東、河北、天津及江南遷徙。明初昝姓作為洪洞縣移民,被分遷到今安徽、江蘇、浙江地等,并在彭城(今江蘇徐州)一帶形成望族。目前昝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。
家族名人
昝殷,唐婦產科醫(yī)學家。蜀地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,約生于貞元十三年(797),卒于大中十三年(859)。昝氏精醫(yī)理,擅長產科,通曉藥物學,唐大中年間(847-852),他將前人有關經、帶、胎、產及產后諸癥的經驗效方及自己臨癥驗方,撰成《產寶》三卷。原書52篇,371方。經后人補益,現傳本作《經效寶產》,三卷,41篇,374方。書中論述病候不多,主要介紹具體病證治療;所列方藥大多簡便實用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產科專著。此外昝氏對攝生、食療也頗有研究。他的食治醫(yī)方多具取材容易、價廉效驗之特點,著有《道養(yǎng)方》、《食醫(yī)心監(jiān)》各三卷,今亦存。百家姓
《姓昝的歷史來源及名人》由河南新聞網-豫都網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akak23.com/xingzuo/xingming/354109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以下簡稱本網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系本網,本網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