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6-02-16 12:37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藍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三。
1、源出羋姓。
春秋楚昭王時,楚公族人亹為藍縣尹,故地在今湖北宜城東南,其后裔以邑為氏。這支羋姓藍氏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
2、出自嬴姓。
戰(zhàn)國梁惠王時,奉子向受命為藍君(藍即藍田,故地在今陜西藍田西),向子孫以封地為氏,這支嬴姓藍氏的歷史有2300多年。
3、外族基因流入
藍姓的組成比較復雜,外族血液加入藍姓早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已經開始,主要發(fā)生在南方地區(qū)。藍人與楚地的土著結合,形成瑤族大姓藍姓。由瑤族分出一支與東南的土著結合形成畬族大姓藍姓。另一支藍人與苗人結合形成苗族大姓藍姓。其中很大一部分混合藍姓,經漢晉、唐宋時期的漢化潮流稱為南方藍姓漢族,并成為當今藍姓的主要組成部分。
先秦時期,藍姓首先活動于山東地區(qū),那里是藍姓先民藍夷的發(fā)源地,后向西遷移,經河北到山西,渡黃河分別進入陜西和河南。到春秋末,藍姓分布于湖北。秦、漢時期,藍姓的血液流動多樣化,與南嶺地區(qū)的苗瑤先民關系密切。到隋、唐時,藍姓已經分布于南方各地,清初藍姓始入臺灣。
宋朝時期,藍姓大約有4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5%,排在第二百位以后。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廣東、河南、湖南,此三省藍姓大約占了藍姓總人口的72%。其分布于安徽、四川、浙江等省。廣東為藍姓的第一大省,居住了藍姓總人口的26%。全國形成了廣東、湖南、河南縱向連接的藍姓人口聚集區(qū)。
明朝時期,藍姓大約有4萬2干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8%,排在第二百位以后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、廣西、江西,此三省藍姓大約占藍姓總人口的59%。其次分布于山東、廣東、湖北、河南、湖南、四川、安徽等省。福建為藍姓第一大省,約占藍姓總人口的25%。宋、元、明期間,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中原向東南和向南移動,全國形成了南嶺、武夷山以南地區(qū)為藍姓人口聚集地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
"戒君堂":春秋楚昭王時,伍子胥為報楚平王殺父之仇,率領吳軍攻破楚國郢都。楚昭王倉皇出逃到成臼河邊。這時有一條船離開岸邊,昭王認得船上是藍尹亹及其妻兒,就大聲喊:"快讓我上船!"沒想到藍尹亹毫不理睬。昭王又大叫了好幾次,藍尹亹才回答說:"自楚立國以來,從沒一個國君丟棄過國都,現(xiàn)在楚國滅亡都是你的錯,你還過河干什么呢?"昭王沒有辦法,只好從陸路逃到隨國。后來昭王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復位,這時藍尹亹又來求見。昭王一聽說他來了,頓時大怒,要把他抓起來。令尹子西在旁勸阻說:"他敢來總有道理,先聽聽他怎么說吧。"昭王于是派人去問,藍尹亹回答說:"上一任令尹子常就是因為積怨太多,引起國人不和,所以敗給吳軍,F(xiàn)在大王還想走他的老路嗎?我在成臼河不救大王,是為了懲誡大王,希望大王有所改變。我現(xiàn)在來就是看看大王改了沒有,大王若仍不愿改,楚國就完了,既然如此,我這條命又有什么值得顧惜的呢?"昭王為了警誡自己,于是重新任用了藍尹亹。
【郡望】
中山郡:戰(zhàn)國時為中山國,被趙國所滅。秦代屬于巨鹿郡。漢高帝時設置中山郡,漢景帝時改為中山國。相當于現(xiàn)在河北省北部地區(qū)。
東莞郡:晉武帝時置郡。相當于現(xiàn)在山東省沂水、莒縣一帶。
四、藍姓血型
藍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8.2%,A型占28.5%,B型占26%,AB型占7.3%。
五、當代藍姓的分布
當代藍姓人口已達140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11%,排在全國第一百二十一位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,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(tài)勢,這也反映了南方苗瑤藍姓人群漢化的速度。在全國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廣西、福建、廣東,三省區(qū)藍姓大約占藍姓總人口的75%,其次分布于浙江、湖南、臺灣、貴州、江西,這五省的藍姓又集18%。廣西居住了藍姓總人口的43%,為藍姓第一大省。目前全國形成以廣西為中心,向外散布的藍姓人口分布特征。
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桂瓊、廣東西部、湘黔南部、云南東部、閩浙大部、江西東部,藍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?.45%以上,最高2.4%以上,以上地區(qū)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0%,該地區(qū)居住了大約54%的藍姓人群。在廣東東部、福建南端、臺灣北部、浙江北部、江西西部、上海、皖蘇鄂渝南部、湖南大部、四川大部、云南中部,藍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贠.15%一O.45%之間,以上地區(qū)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5.2%,該地區(qū)居住了大約35%的藍姓人群。
《藍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-豫都網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akak23.com/xingzuo/xingming/333822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以下簡稱本網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,本網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